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《行政區劃變遷》


南港區名之由來,取自舊地名「南港仔庄」及「南港仔街」。南港區位於基隆河南岸,昔時新北市汐止區內有北港,南北對稱故名;另謂與基隆港對稱,故稱南港。迨日據時期,屬臺北州七星郡內湖庄。光復後,隸內湖鄉,民國35年7月6日與內湖鄉分治,設立南港鎮公所,民國57年7月1日劃入臺北市為「南港區」,計有南港、三重、中南、東新、西新、成德、玉成、舊莊、大豐、四分、麗山等11里,306鄰、7,798戶,41,038人;歷經57年7月1日、63年2月27日及74年4月等3次行政區域調整增為23里。至79年3月12日奉行政院79年2月27日台內03681號函,欲將本市16行政區調整為11區,並合併南港、內湖兩區為南湖區,後因兩區民情反彈乃暫維持現狀,嗣經檢討仍沿襲南港區治不變而為12區。本區並將原23里裁併為南港、三重、中南、新富、東新、東明、西新、玉成、合成、新光、聯成、成福、萬福、鴻福、百福、中研、舊莊、九如等18里。因人口成長之故,於91年9月1日由成福里劃分新增1里為仁福里,99年7月1日由東新里劃分新增1里為重陽里,本區目前為20里,455鄰。



《交通發展》


南港區遠在明鄭時代即築有縱貫公路通過,清光緒年間劉銘傳在公路南側開築縱貫鐵路,成為東西交通主幹,惟清時以水運為主,繼以南港地貧人稀,並不發達。日據後,興南宮及南港火車站一帶漸發展為核心區。昔為聯絡內湖庄治,闢建內湖與南港間之交通道路,遂建有三重路及成功路,至基隆河畔賴舟為渡,完成南北交通,另循舊路拓建舊莊里一帶山區道路,南港區內主要路線略具規模。


改制劃入直轄市後,交通建設突飛猛進,跨入嶄新境界,尤以跨河大橋之興建,使南港與內湖及市中心區連成一氣,如三重路與南湖大橋,接南京東路6段,另向陽路、成功橋、成功路,通內湖並接南京東路6段,忠孝東路自市中心往東延伸至南港區中心。


民國69年,政府為解決大臺北地區的運輸問題,遂決定興建捷運以舒緩交通。目前行經南港轄區內計有板南線及文湖線,分別為後山埤站、昆陽站、南港站、南港展覽館站及南港軟體園區站。其中南港站為三鐵共構之車站,亦即台灣高鐵、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及臺北捷運藍線(板南線),高鐵南港站2016年7月1日正式通車,將成東臺北最大轉運站,有效紓解臺北車站轉運人潮,是未來非常重要的交通新門戶。



《產業歷程》


清代南港人大多從事農耕,移民中以安溪人佔多數,其中茶農又佔大多數。當時南港主要農產品為茶葉、番薯、稻米。另運入南港的貨物大多是食料品、藥品、福州杉等,這些貨品挑到石碇、深坑出售,再由石碇、深坑挑茶葉到南港,和南港所生產的茶葉裝船運到臺北大稻埕。


據載早在清光緒11年(1885年),福建安溪人王水錦、魏靜時來臺,赴臺北府淡水廳大內樟腦寮(今臺北市南港區大坑一帶),發現本地氣溫、雨量、土質等相當適合茶樹的生長,於是引進茶樹在該處種植,使南港成為臺灣包種茶的發源地。日據時期,為改良臺茶,殖民政府在南港大坑設立包種茶產製研究中心,每年定期舉辦講習會,邀王、魏兩位擔任教師,全臺各茶區農家遣送子弟前來受教者甚多。1920 年起,更是擴大召集茶葉界子弟,舉行包種茶講習會,持續十餘年,南港成為臺灣包種茶研製的重鎮。


南港茶區係在舊莊里與新北市汐止區,約有百餘公頃,海拔200至300公尺,土壤中有沙礫,終年雨量適中,冷熱合宜,山泉甘冽,是理想的種茶環境。南港包種茶茶園是臺灣茶葉重要的產業地景。


日據末期,南港茶業(包種茶)漸漸沒落,煤礦與磚瓦業正蓬勃興起,煤礦區大致分布大豐里(今舊莊里)及麗山里(今九如里),磚瓦業分布東新庄仔(今玉成、西新里),惟自民國五十年代逐漸沒落;臺灣省政府在民國45年將南港部分土地劃設為工業區後,鋼鐵、化工、紡織、電子、印刷、汽車、食品……等各類產業相繼設廠,雖然工廠的遷入帶給南港繁榮,但也因工廠排放濃密黑煙,使南港成為人們口中的「黑鄉」。


隨著整體產業環境的轉變,污染性的產業自然免不了遷廠的命運,為此,南港區產業風貌也跟著變換。